随着老边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老城区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布局由东向西推进,西部逐渐成为全区居民生活的聚集地,区内原有两所小学学区分布并没有改变,随之而来的适龄儿童就学问题日益凸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营口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为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部分中小学校学位紧张、办学资源短缺及部分中小学校学苗不足、办学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公平、和谐、优质办学,依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行动纲领,以促进中小学校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思路为准则,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区域性教育综合改革,通过科学合理划分学区、规范办学行为、优化学苗结构,进一步提升区域义务教育均衡水平,实现老边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促进均衡原则。解决义务教育存在的区域不均衡、城乡不均衡和校际不均衡问题,引导区级名校向一般(薄弱)学校输出优质资源,带动一般(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二)统筹规划原则。结合全区义务教育资源分布,重新规划全区教育资源配置,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区级示范学校为龙头,中小学相互衔接教育格局。
(三)按居住区域就近入学的原则。新生按家庭居住地到相对较近的中小学入学,按照户口、房产证“双统一、双对照”的原则。新生必须与其父母同户口(户主为新生父母一方)、同居住地(房产证持有人为新生父母一方)或新生出生就与其祖(外祖)父母同户口(户主为新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方)、同居住地(房产证持有人为新生祖父母或外租父母一方)。对于非老边区户口,在老边区租房居住的学生,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将统一调配学校。
到营口实验学校就读学生需要提供一年以上学区内房产证。
(四)坚持有利于学区划分规整、界标清晰的原则。学区划分界限以明显的街、路、区、村为分界线,有利于学校和社会各界了解、认识。
(五)坚持严格按学区招生的原则。凡擅自跨学区入校的学生,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将不予注册学生学籍。
三、学区划分
1、实验小学
(1)老边城区平原路以南至文化路,以迎宾路为基准西侧;文化路以南至繁荣路,以教委楼南北路为基准西侧;繁荣路以南至铁路线,以真实惠超市东侧南北路为基准西侧。
(2)城东街道(本着自愿原则可到柳树小学就读)。
(3)路南镇城子村。
(4)边城镇老边村。
(5)双河村。
2、育才小学
(1)老边城区平原路以南至文化路,以迎宾路为基准东侧;文化路以南至繁荣路,以教委楼南北路为基准东侧;繁荣路以南至铁路线,以真实惠超市东侧南北路为基准东侧。
(2)边城镇王家村、赵家村。
(3)路南镇江家房、新立村、老爷庙村和赵平村。
3、实验中学
老边街道、城东街道(本着自愿原则可到柳树中学就读)、展望小区、路南镇(包括新立村、老爷庙村、赵平村、江家房村、城子村)、边城镇(包括王家村、赵家村、老边村)、双河村。
4、柳树小学
柳树镇各村。
5、柳树中学
柳树镇各村。
6、金彦学校
边城镇各村(不包括王家村、赵家村、老边村)。
7、营口实验学校
营东新城新建楼盘居民、路南镇(不包括新立村、老爷庙村、赵平村、江家房村、城子村)。
四、几点要求
1、学区划分是各中小学校服务学区基本界定。规定了各自招生范围,是各校招生对象的主要依据。新生入学前,学校根据家长提供的房证和户口完成本学区新生招生工作,老边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查验后录入到全国中小学学籍网。
2、各中小学校在招生过程中要做好沟通和协商,避免或减少学校在生源方面的不良竞争。
3、对于晚报到或新学期开学后转入的学生,由老边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视生源分布实际情况统一分配。
4、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将根据本方案内容对各学校招生工作进行督查。
五、说明
本方案试行过程中,因城市规划、居民住址变更等原因产生的新情况,老边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六、实施时间
本方案从2020年秋季新生招生开始实施,原各校在校生学籍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