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营口市老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1-05-27

【字号:

分享:

《营口市老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政策解读)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老边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2021年1月20日,老边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营口市老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老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2035年远景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是未来五年老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引领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纲要》编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为前期准备阶段。经过市场询价、公开招标,确定辽宁新青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为《纲要》编制单位。区发改局先后印发《关于做好老边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关于请提供老边区“十三五”规划工作总结暨“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函》,明确“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工作安排等。

第二阶段:从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为起草编制阶段。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通过老边区政府网站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区政府各分管区长带领分管部门系统总结“十三五”,科学布局“十四五”,查找不足,分析原因,为科学编制《纲要》奠定坚实基础;辽宁新青年《纲要》编制团队几次来老边实地调研,与各主要经济社会部门领导深入沟通,于9月末形成了《纲要》初稿。

第三阶段:从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为修改论证阶段。经过区发改局第一轮修改、全区各单位第二轮修改、区领导第三轮修改和王寅区长主持召开专门会议集中第四轮修改后,形成了《纲要(讨论稿)》,经区政府第51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后,形成《纲要(草案)》,并于11月20日经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

区委宋书记高度重视我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本着对规划负责、对老边区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于11月24日专门会见了我区规划编制团队代表,深入细致地提出了宝贵意见。宋书记立足实际,着重从产业发展提出以下主要建议:一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继续以五矿和嘉晨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展钢铁深加工。二是大力发展轻工业。紧紧抓住新销售渠道成长机遇形成新的“前店后厂”,大力发展食品、服装、日化、电子等轻工业。三是积极建设都市乡村。继续推进“三乡工程”大力发展以民宿、餐饮、养老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打造2条独具老边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带。会后,规划编制团队根据宋书记意见对《纲要(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并于11月27日经十三届区委常委会第178次会议审议通过。

《纲要》全文分为九部分,分别是:

第一部分,稳中有进,实现小康发展目标

一是发展基础。总结“十三五”期间老边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二是发展环境。从国际、国内、区域三个角度,分析“十四五”期间老边区面临的外部形势变化,包括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发展机遇。

第二部分,解放思想,谋划未来发展蓝图

一是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国家、省、市最新文件精神及老边区自身发展实际等相关内容拟定。

二是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探索新思路;坚持改革开放,营造新环境;坚持创新驱动,增强新动力;坚持共享发展,满足新期待。

三是发展目标。包括2035年远景目标及对2025年经济实力、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提出了具体目标。

第三部分,优化布局,有机协调“三生”空间

一是优化调整生产空间。按照集约高效原则,优化调整生产空间,推动工业园区化、服务业集聚化。

二是改善提升生活空间。按照建设“现代新区、怀旧老城、都市乡村”总体思路,科学谋划全区生活空间建设、管理和治理。

三是保护绿色生态空间。尊重自然生态敏感性、保护山水生态基底,依据田园城区、生态城区的理念,打造绿色生态空间。

第四部分,创新改革,培育区域发展优势

一是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二是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三是加大开放挖掘发展潜力。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投资贸易环境,高水平建设开放载体,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培育外贸新优势,支持企业“走出去”。

四是打造东北网络消费重要节点。立足老边网络销售渠道优势,加速在线经济、直播经济、网红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集聚和创新发展,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培育特色消费增长点,加快打造网红小镇,完善消费促进机制。

第五部分,“五区三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轻工业,改造提升冶金产业,提升镁制品产业环保和创新水平,提升汽保装备产业发展能级,推动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三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我区特色优势农业更快发展。

第六部分,协调发展,构筑城乡一体格局

一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升客货运交通体系,完善交通配套体系。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完善城市管网、能源等配套设施,提升排涝、抗旱减灾能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城乡一体发展机制,深化农村改革。

四是积极建设都市乡村。大力推进“三乡工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第七部分,完善提升,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一是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大力提升水环境质量,深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土壤、固体废弃物、噪音污染防治。

二是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大力促进节能降耗,加强资源节约利用。

三是提升城乡治理水平。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进村(居)民自治机制建设,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治理能力,加强质量老边建设,着力推进法治老边建设、平安老边建设、智慧城市建设。

第八部分,保障民生,满足生活美好期待

一是积极扩大和稳定就业。扩大就业再就业,完善就业服务,建设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基础教育治理水平。

三是提高健康服务保障。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继续强化公共医疗卫生保障能力,积极发展体育事业,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水平。

五是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强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九部分,统筹资源,保障规划顺利落地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坚强保证。

二是健全规划落实机制。做好规划与国家、省、市相关规划的衔接,加强规划分工落实。

三是增强人才资源保障。做大人才资源总量,加强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工作。

四强化财力资金保障。合理安排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支出规模和结构。优化财政收支结构,鼓励社会投资。

五是加强重大项目保障。建立“十四五”规划项目储备库,加快项目落地生效,制定年度政府投资计划并分批实施。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抢抓机遇,务实创新,锐意进取,奋发实干,推动老边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解读单位:老边区发展和改革局 综合科

解读人:赵倩文

解读电话:0417-3517707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